在我们印象中,最熟悉的毒品名称莫过于鸦片、海洛因、冰毒、摇头丸等,那么这些“声名显赫”的名字背后又是如何产生的,人类又是怎么打开毒品这个潘多拉魔盒呢?
其实在历史上最开始的制作毒品的原料并不是用于制作毒品,而是用来榨油、煮茶、制药等的,只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毒品原料的作用后期才让人类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毒品的原料根源经过这么多年的宣传,大多数人都知道罂粟,封面上的漂亮的花朵就是罂粟花。人类第一次将罂粟作用,是用来榨油,解决生活所需。后期随着芝麻和油菜的流通,罂粟就失去最初的作用。但是罂粟的另外作用也很快被人们挖掘出来,用来煮茶喝,达到提神的目的,但人一旦喝多了就会上瘾,甚至死亡。经过研究,人类发生罂粟不仅有提神作用,还有镇痛作用,因此罂粟很常一段时间起到了镇痛安定的药物作用。
但是“聪明”的人类如何会轻易就放过罂粟的研究,终究他们发现将罂粟的果实轻轻切开,将切口处涌出的白色浮汁干燥之后,就能提炼出危害人间的魔鬼-鸦片。鸦片最初也是作为药用,目前在药物中仍有应用,如阿片粉、阿片片、复方桔梗散、托氏散、阿桔片等,主要用于镇咳、止泻等。在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时,鸦片就传到了中国。三国时名医华佗就使用大麻和鸦片作为麻醉剂;在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就有鸦片进口的记录,唐代阿拉伯鸦片被称为”阿芙蓉“;公元973年北宋印行的《开宝本草》中,鸦片定名为罂粟粟,这后一个“粟”当蒴果解。
当人们知道鸦片除了让人成瘾但里面又有镇痛成分时,就开始如何利用鸦片中的镇痛来进行医疗。一战时期一位德国科学家泽尔蒂尼将鸦片中的镇痛成分分离出来,用来救治战争中受伤的士兵,而这个成分就是吗啡。悲剧的是,当吗啡的镇痛作用让战场上的伤兵得到很大的帮助,但也让他们得了吗啡依赖症。
由于吗啡的依赖性,德国化学家菲利克斯又开始针对吗啡进行分析研究,但结果还是悲剧的,并且产生了一个更为恐怖的魔鬼-海洛因,就此毒品迅速传播开来,并且突发猛进残害人类。
相对这种采用从毒品原植物中提取的毒品,制作相对复杂,并且只有在特定的地区以及成长周期和环境都制约着产出。因此一种更方便,更简单的全合成新型毒品诞生了。
1919年,日本科学家首次合成了甲基苯丙胺,也就是冰毒,作为抗疲劳剂在士兵中广为使用。战后,日本大量抛售库存冰毒,造成了世界上第一次冰毒大流行。从此毒品也开始进化为以化学合成为主的一类精神药品,也就是新型合成毒品。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命运的玩笑。曾经的两大法西斯国家分别无意研究出传统毒品与新型合成毒品的毒王。
合成毒品是以化学合成为主,随着这种合成效果,新型合成毒品又陆续开发新成员:麻古、摇头丸、K粉(氯胺酮)、三唑仑。由此传统毒品走向末路,新型毒品横扫全球毒品市场 。毒品开始从传统提炼进化成化学合成,更为方便直接制作,更为低廉,成为新时代的残害人类的毒物。
因为毒品有巨大的危害性,联合国于1987年6月26日确立该日为“国际反毒品日”,号召全球人民共同解决毒品的问题。
原标题:毒品的起源-人类是如何打开毒品的潘多拉魔盒
作者:陈敏
编辑:晓晨
来源:知乎专栏|与毒品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