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用户,您现在访问的是百度滤镜转码页面,可能导致图片展示和网站样式不完整,阅读完整内容请点击
戒毒二科新来了一位戒毒者十五岁的小杰(化名),单瘦的身体,稚气的面容,咋一看,你绝对不会把他和吸毒者联系在一起。介绍了我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后,他腼腆的笑了笑,宛如邻居家的小孩,一股心酸的感觉突然涌上心头。本该是无忧无虑求学上进的年华,却和毒品搅合在了一起,到底是怎样一个历程呢?
病床前的沙发上,小杰烟不离手,口中吐着烟圈,露出一股与同龄人不相称的老成,我跟他聊起了天。
我问他:“怎么会吸上这个呢?“
他不置可否,说:“和一些朋友在酒吧玩,别人给我,我就吸了。”
我问:“你知道那是毒品吗?有没有人告诉你?”
他说:“当时不知道,没听人讲过。只听他们说吸了很嗨。”
我问:“这么小,就去酒吧玩啊?爸爸妈妈不管吗?”
沉默……
差不多一分钟后,他说:“他们早就分了,在我三岁时,从此没见过他(他连“爸爸”两个字都不说,以一个“他”字替代了)。我跟妈过,她开了家贸易公司,做出口的,生意忙,除了给钱,没时间管我,平时我都和朋友们一起玩。”
我问:“都是些什么朋友,玩些啥,吹麻古?”
他说:“都是社会上的,最初都是在网吧认识的,一起上网,K歌、去酒吧嗨,有时也吹麻、溜冰什么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反正都没读书,也没做事,时间多的是。”
我问:“什么时候开始吸那些东西的?”
他说:“两年前。”
我问:“你知道吸了有什么危害吗?”
他说:“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说完他叹了口气。
我问:“为什么叹气?恨自已吗?”
他说:“是的,有点恨自己。能借手机打个电话吗?”
我问:“借手机打给谁?”
他说:“打给妈妈,她只有我一个孩子,为了我一直没有再婚,我知道我狠狠地伤了她的心。”
我说:“你明白这点就好,你知道我们医院的规矩,我不会借手机给你。你要打电话可以跟主管医生说,我们会让你妈妈打电话过来。你打给她想说什么?”
他说:“我怕她担心,想安慰她一下。”
我说:“你在这安心住院,认真戒毒,对她而言就是最好的安慰。放心,只要你表现好,我们会将你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她的。”
他低下头,又叹了口气,不再作声。抽出一支烟点燃,慢慢地吐出一个烟圈,若有所思。电视机里正转播世界杯的比赛,场面火热,随着德国队又一个进球,画面闪过巴西球迷泪水长流的脸。小杰拿过遥控器,狠狠地摁下了关机键,房间里一下子安静了。
我问:“你还这么年轻,对将来有什么打算?”
他说:“以前都没想过,感觉生活没意思,什么希望都没有,就那么糊里糊涂的过了。这几天很多人都和我聊天,特别是那个姓全的心理医生跟我说了许多,我还是有些想法的。”
我说:“啥想法,能说说不?”
他又叹口气,说:“我感觉对不住我妈,一个人拉扯我不容易,她其实还是关心我的,只是我太叛逆,不服她管。”
停了一会,他突然说:“我还想去读书,我初二没读完就辍学了。”
我说:“为什么呢?”
他说:“我在寄宿学校读书,经常逃课去网吧,被老师抓住了,通知家长去学校谈话,我就跑了,离开了学校,去另外一个城市找网友,半个月后才回家,再没去学校了。”
我说:“你想去哪里读书?。”
他说:“还是去读初中吧,其实我那时成绩还不是很差,中等。在这里戒毒完后就让我妈帮我联系一家学校,从初二开始,上次我妈来我就说了。”
我抓着他的手:“谢谢你能和我说这些,也希望你尽快再去学校读书。你现在快十五了吧,是男子汉了,以后做事要有担当,认真过好每一天,不再让妈妈操心,好吗?”
他重重地点点头,满脸稚气,一丝浅笑一闪而逝。
戒毒专家们的话:
湖南康达自愿戒毒中心的医生告诉我,医院今年收治了十多个未成年吸毒者,年龄最小的14岁。未成年人何以越来越多的成为毒品的受害者呢?
首先,折射出禁毒教育的缺失。时下,吸毒行为的“时尚化”,让一些青少年对毒品产生了错误认识,特别是对合成毒品了解不多,认为合成毒品是“兴奋剂”、“镇定剂”,不是毒品、不会上瘾、不伤身等;一些青少年对毒品有好奇心理,吸毒成为“前卫、时尚、狂欢、刺激”的代名词,推动了新型毒品的泛滥;再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隐藏了毒品的狰狞面貌,蛊惑青少年,以减肥、治病等荒诞的理由向他们推销毒品,诱惑他们吸毒。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禁毒教育的滞后,大多在每年的“禁毒日”来临之时有关部门开展一次、两次教育活动,在平时禁毒教育难得一见,而学校更没有把禁毒教育常态化,流于形式。
其次,折射出家庭教育责任缺失。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应自觉担负起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培养任务,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尽到自己做父母的责任。比如小杰,父母离婚,父亲对其漠不关心,母亲忙于生计,无暇照顾他,他辍学后就跟随社会青年闲杂人员到处游荡。家长监护责任缺失,是孩子染上毒瘾的重要原因。还有的孩子因对学校、家长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吸毒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可以独立生活等。做父母的放弃了教育责任,对子女的好坏放任自流,任其发展,或者教育方法不当,这种不良的教育环境往往导致子女违法犯罪。
再次,折射心理健康教育缺失。一些中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企图通过吸毒来寻求解脱,还有许多少年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不良诱惑,产生不健康心理,从而被诱惑俘获。在应试教育下,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不被学校重视,学生普遍没有筑起心灵的防火墙。拒绝和战胜不良诱惑,首先要培养拒绝的意识、克制约束自己,提高判断的能力,锻炼坚强的意志力,如果没有系统而有效的道德教育,有几个学生能做到?
湖南康达自愿戒毒中心的专家们说,青少年是毒品最易腐蚀的一个群体。同时,正因为他们年纪轻,心智还不健全,可塑性大,即使染上毒瘾,在所有吸毒群体中,也是最有希望最终摆脱毒魔的。青少年学生的家长、学校要重视孩子的一些特殊变化,及时发现孩子吸毒问题,比如:偷窃家中财物或突然频频向父母亲友借钱;性格、情绪出现明显变化,多疑、猜忌、暴躁、亢奋;突然出现幻听、幻觉、妄想症状、明显消瘦;经常莫名其妙长时间地躲在卫生间或者独自躲在房间里;经常因为产生皮肤上有小虫爬的假象而搔、抓,甚至导致皮肤溃烂;无故旷课,学习成绩突然变差等等。一旦发现上述问题,要及时向自愿戒毒医疗机构求助,挽救孩子的未来。